新闻动态
武汉工程大学:“聚合赋能”让劳动教育“开花结果”

发布时间: 2023-10-16 15:34:21

作者: 何巧玲 孙丽娜

来源: 武汉工程大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围绕劳动价值、弘扬劳动精神等内容进行深刻阐述。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在新的历史方位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劳动教育、深入领会并大力弘扬新时代劳动精神。武汉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通过四个“聚合”,赋能劳动教育“四力”,让劳动精神绽放璀璨光芒,让劳动教育“开花结果”。

6312712.jpg


一、聚合社会实践, 赋能劳动教育鲜活力,让劳动精神广泛传播。

6313286.png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劳动教育具有显著的实践性,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创新思维,注重手脑并用、知行合一,才能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目的。社会实践是劳动教育的有效载体,近年来,机电工程学院组织学生组建100余支社会实践团队利用寒暑假,深入田间地头、乡村校舍、企业车间等开展社会实践。家乡疫情防控助力、线上“云支教”、乡村振兴调研、红色革命基地打卡、贫困山区支教、理论科普宣讲……活动形式多样、活动内容多彩、主题鲜明向上。“红齿轮”社会实践团赴鄂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将学院学科特色和创业优势转移到社区中,把机器人搬到社区居民中,开展互动演练和科普教学活动,活动受到学习强国、新华网、湖北日报等中央、省级主流媒体聚焦报道和转载。“学楷模、敬初心、观发展”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恩施来凤学习时代楷模张富清,团队实地调研张富清曾工作过的来凤县石桥村的脱贫情况,调研报告获全国“百篇优秀调研报告”,团队获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

学生“沉浸式”在基层一线挥洒青春汗水、练就个人本领、放飞人生梦想,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近群众,用实际行动将“小我”融入“大我”,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感悟家国情怀。通过社会实践锻炼学生意志,提升个人品质,扩展劳动形式,丰富劳动内容,提升劳动品质,赋能劳动教育鲜活力,让劳动精神跟随学生实践脚步走遍祖国大地。


二、聚合志愿服务,赋能劳动教育感染力,让劳动精神薪火相传。

6313287.png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劳动教育具有突出的社会性,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的直接联系,才能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类公益劳动,帮助学生树立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培育公共服务意识。以服务武汉网球公开赛、武汉马拉松等大型赛事活动为契机,以学院“红齿轮”志愿服务队为依托,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重点聚焦公共服务、公益机构、社区慰问、校内需求四个维度,服务50周年校庆、地铁维序、义务献血、爱卫环保、校园防疫、疫苗接种等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擦亮“红齿轮”志愿服务品牌。十年来学院积累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400余次,志愿服务总人次7000余人,累计志愿服务总时长达16000多小时。

6313288.png

将劳动教育融入志愿服务,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激励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在汗水中挥洒激情,在坚持中收获成才,在劳动中感受快乐,赋能劳动教育感染力,让劳动精神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理念中薪火相传。


三、聚合创新创业,赋能劳动教育创造力,让劳动精神绽放时代光芒。

6313289.png

机电工程学院借助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将创新教育纳人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学术水平;采用互联网平台全面记录学生的创新行为,并通过创新学分大数据分析,服务个性化培养。突破校内外空间界限,建立企校联合创新中心,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分别在常设性平台、常设性团队、常设性赛事展开探索,确保创新教育有平台、有团队、有赛事、有积累、有案例。依托学院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开展创业项目路演和创新创业大赛,例如与大疆合作承办的RoboMaster2021机甲大师赛、“科创达人有话说”系列讲座、每学年定期组织“创新创业实训周”等活动,大力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

6313290.png

学院创新创业工作成效显著,成立“双创”工作室,工作室所属团队总正式成员总人数近200人,第二梯队成员100余人,每年参与创新创业竞赛活动50余项,各个团队特色鲜明,组织活动各有特色,每年各团队均举办校级特色创新创业活动,直接覆盖人数达5000余人。各个创新团队全年累计组织100余只项目组,参与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和竞赛200余场次,全年获得包括“挑战杯”、“互联网+”等重量级赛事奖励50余项。

以创新开拓学生思维,以创造激发奋斗意志,以“双创”为抓手,在组织学生参与科技竞赛中提升创造性劳动的育人实效,赋能劳动教育创造力,让劳动精神在奋勇拼搏的青春中闪耀时代光芒。


四、聚合文化建设,赋能劳动教育生命力,让劳动精神落地生根。

6313291.png

开展内涵丰富、健康向上的校园劳动文化活动,将劳动教育浸润到校园文化活动中,用校园文化塑形,用优秀传统文化铸魂。在活动中融入劳动元素,提升劳动教育亲和力和吸引力,加强学生思想文化引领,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培养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学院开展“元旦游园”、“大学生科技节”、“寝室文化节”、“植树活动”等各类校园文化活动,“文明宿舍建设月”、“我爱我寝”、“最美校园”、“爱国卫生劳动”等各类劳动实践专项,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团学组织骨干的示范带动作用,学生在组织参与中身体力行,在出谋划策中动脑用心,在继承发展中调研创新,既“劳力”、又“劳心”。学院还积极探索在研学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馆、博物馆等校外教育服务设施和社区服务为活动载体的课堂开展劳动教育,努力开拓第三课堂劳动教育的新阵地。学院组建辅导员理论宣讲工作室、学生理论宣讲团,围绕社会热点、时政焦点、学习重点,讲述中国故事、传播核心价值,用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感召学生,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勤勉钻研,树立正确择业观,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在追梦圆梦的征途上努力奔跑,以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托举梦想、成就梦想。

6313293.png

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构建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校园文化氛围,赋能劳动教育无限的生命力,让劳动精神在学生心中深深扎根。

6313292.png

加强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机电工程学院加强劳动教育的平台搭建,创新劳动教育形式,坚持把劳动教育融入学生活动日常,聚合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志愿服务、文化建设的育人资源,打造劳动教育新模式、丰富劳动教育新内涵、拓展劳动教育新平台,让劳动教育真正在学生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开创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