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山东农业大学:坚持“四融并举”,推动新媒体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 2023-11-20 10:10:24

作者: 山东农业大学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落实山东省委关于深化宣传引导创新的工作部署和省委教育工委推动正能量实现大流量有关工作要求,坚持“四融并举”,大力推动新闻宣传工作守正创新,取得扎实成效。

融入新理念,构建大宣传格局

学校不断深化宣传工作“一盘棋”意识,持续构建大宣传格局。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出台实施意见,构建起“党委统领、宣传部统筹、各单位落实、师生参与”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联动、一体推进的大宣传格局。制定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规范,理顺了以选题策划、宣传报道、信息发布和全媒传播等为主要内容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机制。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凝聚工作合力。出台《推动正能量实现大流量工作方案》,加强以宣传通讯员、舆情信息员、核心网评员、文化咨询员、时事评论员、大学生融媒体中心等为核心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构建“学校-部门学院-党团支部-师生个人”四级工作纵横矩阵。打造“耕读明德”论坛品牌,采取专题培训、沙龙研讨等多种方式业务培训,联合山东教育电视台举办新闻宣传和舆情信息工作培训班,为110名参训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健全宣传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和先优选树制度,形成全员、全程参与宣传工作的良好局面。

融合新技术,构建全媒体矩阵

学校积极顺应全媒体趋势,着力打造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一是突出“融”的手段,合理布局校园媒体矩阵。在校园网、校报、校园广播等传统媒体基础上,陆续开通以“2微+3短+3号”等校级新媒体平台。学校高质量建成融媒体中心,并与山东广播电视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大力推进纸媒体、网络媒体、电视媒体、自媒体、广播媒体等媒体深度融合,全面打通策、采、编、审、发、评等环节,构建了线上线下媒体、校院两级媒体、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资源互动共享的一体化新闻宣传工作格局。二是突出“新”的特色,努力打造特色新媒体平台。根据各类受众群体的实际需求和接受习惯,构建以“1+2+N”为核心的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的主流舆论矩阵。打造了山农先锋、山农易班、岱下青年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媒体平台,扶持了“讲一个远方的故事”“红旗下的向阳花”等一批优质自媒体账号,有效满足了不同群体的需求,站稳了思想舆论引导的制高点。学校官方微信影响力入围全国百强,月度排名最好成绩跃居全国第8位,全省第1位。

融聚正能量,弘扬时代主旋律

学校新闻宣传工作始终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坚持党性原则这一根本原则,多措并举,大力弘扬时代主旋律。一是聚焦核心,不断巩固师生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始终把学习宣传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责任。主题教育期间,学校第一时间上线主题教育专题网站,利用电子屏等线下阵地集中推送主题教育有关内容,通过校报等全媒体开辟专栏宣传主题教育知识,形成浓厚氛围。二是用好重要节点,持续凝聚学校师生干事创业热情。校庆日期间,学校精心谋划、整合力量,总结学校过去十年办学成就,展望未来发展前景,利用校内媒体矩阵,联合校外媒体,在校庆日期间推出了系列视频和报道。2022年校庆期间,学校推出官方微信“生日快乐!一起为山东农大‘非凡十年’点赞!”单篇文章阅读量10万+,各类媒体累计阅读量达800万。2023年校庆期间学校策划推出新版形象宣传片《登高》,引发社会热烈反响,各类媒体累计播放量达1000万,营造了师生、校友、社会共同关注学校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三是挖掘树立典型,大力弘扬时代主旋律。学校紧扣粮食安全这一主题,深入挖掘,宣传弘扬孔令让教授领衔的小麦种质创新与利用团队科研成果和典型事迹。2022年7月8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发专题报道,用2分47秒的时长,点赞该团队用接续奋斗的青春攻克世界难题。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也纷纷进行了重点报道,典型人物的典型事迹持续焕发生命力,旗帜作用和感召作用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

融通全要素,唱响山农好声音

学校结合办学实际和特色,不断扩大优质内容产能。一是深挖特色亮点,放大宣传效应。聚焦主题教育、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产业研究院建设等重点、特色工作进行深入宣传,央视《朝闻天下》、《山东新闻联播》等先后10余次关注报道学校办学发展。举办“万名学子联万村 我为家乡做贡献”大调研成果发布会暨全国重点新闻媒体山东高校调研行启动仪式,50余家中央及全国各省市重点新闻媒体深入学校进行全方位实地调研报道,聆听山农故事,感受山农担当,传递山农声音。二是面向一线延伸,提升宣传实效。在学校官网打造“学在山农”“奋进山农”“神农大观”等系列专栏,深度挖掘宣传师生身边先优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大力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学校陈学森教授多年来聚焦乡村振兴等国家发展战略,瞄准我国苹果和梨这两大落叶果树生产中的“卡脖子”难题,取得一系列突破。学校官方微信多次以“点‘果’成金,造福百姓”“为了中国的‘果盘子’,他奋斗了40年”等为题进行持续跟踪报道,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大众日报等主流媒体也纷纷跟进报道。三是创新宣传手段,提升宣传效果。今年年初,《自然》在线发表我校段巧红教授领衔的研究成果后,学校以大白菜实现“择偶”自由为主题,辅以生动视频和海报进行了广泛宣传,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招生季期间,学校创新形式,策划推出招生宣传片《火种》,被30余家媒体广泛转发,全网播放量达800万。

下一步,学校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全国、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好省委、省委教育工委工作要求,守正创新做好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努力培养“学农爱农强农兴农”新型人才,为农业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