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4-01-05 14:04:48
作者: 许 骁 李 艳
来源: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心理育人作为十大育人体系之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按照《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与河北省委教育工委工作安排,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全力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普工作,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着力搭建以知识普及为基础,队伍建设为核心,辅导咨询为特色,危机排查为保障,活动宣传为载体的“五位一体”心理育人体系。
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筑牢心理育人之基。教育教学是全面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学校重视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发挥专业建设与课程创新的双向驱动作用,不断深化课程体系研究,从心理类课程、心理类培训、心理知识宣传等方面全力推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构建了1+2+N(第一课堂+线上线下课程+体验活动、行为训练、心理情景剧等)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范围广泛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公共课教学部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人工智能”等方面技术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方法创新,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差异性需求,使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理念实现了全方位渗透,得到了全面普及。
健全队伍培训机制,强化工作保障之核。学校建设了以心理教师、辅导员、心理联络员为核心的三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专业人员保障。心理教师负责心理知识的普及、严重心理问题的咨询与定期团体心理辅导;辅导员负责把握学生心理动态,疏导学生一般性心理问题,跟踪、监控重点人群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联络员负责了解本班级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识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并上报班级辅导员,同时也在班级内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宣传类活动。2022年度,学校已开展了三期针对心理教师、辅导员、心理联络员的专业性知识和通识性知识的分层培训,完成了全校311名心理联络员培训工作,为打造业务精、能力强、专业化、专家化的心理健康工作队伍奠定了坚实基础。
优化心理咨询平台,夯实育人成效之质。学校着力建设信息化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构建了基于分类指导理念,融合危机排查预警和拓展服务为一体的咨询干预体系,囊括了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咨询案例督导等多方面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群体需求。一是结合学生关心的人际交往、恋爱心理、沟通合作等话题开展特色团体辅导,为学生提供“专业又有温度”的多维度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应对在学习、生活、交往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二是加强心理咨询制度建设,全面启动心理咨询预约、线上咨询、档案管理等制度,遵循心理咨询的伦理规范,保证咨询工作有效运行。三是定期开展心理咨询个案的研讨与督导活动,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心理测验、心理咨询、团体辅导、心理培训等活动,不断提高心理咨询的专业水平。
完善危机预防体系,织密预防干预之网。学校注重完善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构建全方位的危机防御体系,有效做好心理危机的早发现和早干预。一是强化危机排查,动态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综合考虑学生个体、原生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种因素的基础上,从危机评估、危机即时干预、危机后干预的全程角度,建构多层次、全方位的生态化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二是加强四级联动,构建三个类型的心理危机防御体系。完善宿舍、班级、系部、学校四级心理防护网络,构建以危机个体、问题人群、广大学生为对象的全方位心理危机防御机制,形成早预防、早发现、早评估、早干预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学校深入开展对所有在校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在线测评,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系统性、制度化地提高了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能力。
丰富实践活动形式,营造主题宣传之势。学校充分发挥环境在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重要作用,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根据心理健康的发展规律,选择春秋季节心理问题高发的时间节点,开展“3·20心理健康周”“5·25心理健康月”“12·5心理健康日”等主题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知识宣传活动、心理健康观影活动。开放心理咨询业务,举办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组织参加“干部心理健康”专题网络培训等实践活动。创新心理育人形式,举办心理减压活动、大学生团辅活动、沙盘活动等,引导学生在活动实践中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各类网络新媒体平台,将其打造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阵地,构建了集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服务性于一身的新媒体宣传平台。
长期以来,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凝练出与高职学生特点相适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式方法。学校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形成了教育教学、队伍保障、咨询干预、危机防御、实践活动“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明显增强,心理健康素质普遍提升,实现了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