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4-03-12 09:12:45
作者: 信东旭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为激励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实践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创造者、新时代“六地”目标的奋斗者,沈阳农业大学在顶层设计上“精准施策”、在具体实施上“把脉定向”、在组织保障上“逐级发力”,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上好新学期“思想政治”课、“爱国主义教育”课、“美育实践”课、“安全教育”课和“健康教育”课。
立足“铸魂育人”,上好“思想政治”课
学校把新学期“思想政治”课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立足“铸魂育人”,以“思想政治”课激励引导青年学生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雷锋精神,把自己的小我融入国家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在奋勇搏击中放飞青春梦想,在砥砺前行中激扬青春力量。校领导率先垂范,带头上好“思想政治”课,3月7日,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斌以“走进美好‘食’光 奋斗成就梦想”为主题,为学生讲授“思想政治课”,勉励青年学生厚植“知农爱农”情怀,勇担“强农兴农”使命,怀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永葆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弘扬勇于创新、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在打造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中展现沈农学子应该有的样子:忠诚、奉献、创新、自强,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马克思主义学院专门设立“开学第一课”授课环节,在“寓情于景”中讲好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战略布局和内在规律,讲好红色“六地”精神和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告捷成果、雷锋精神、抗美援朝的感人故事……丰富的课程内容进一步增强了“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校团委、党委学生工作部将学雷锋活动与“开学第一课”紧密结合,于3月4日组织全校1万余名师生通过“集中+分散”的方式,收看2024年春季“开学第一课”暨全省教育系统学雷锋活动启动仪式,举办雷锋精神主题班团会,开展学雷锋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在志愿奉献中锻炼自我、塑造品格、服务社会,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沈阳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斌为学生讲授“开学第一课”
赓续“红色血脉”,上好“爱国主义教育”课
开展“沈农青年看‘六地’”红色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前往“六地”相关场馆进行实践学习,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阐释辽宁“六地”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多角度、多维度、多层次推动红色印记寻访。通过官方平台,以宣讲、推送、视频、图片等形式,将学生所见所感向校内外进行宣传,力争做到知“六地”、懂“六地”、学“六地”、讲“六地”,加深对辽宁“六地”历史精神的理解,不断扩大“六地”红色文化宣传影响力,引领学生讲好辽宁红色故事,推动辽宁红色传承,为打好打赢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攻坚之年攻坚之战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组织开展“同心共圆中国梦,我为家乡代言”寒假社会实践主题汇报团课,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深入农业、农村、农民,进一步了解国情、民情、农情,切实增强青年学生投身乡村振兴的社会责任感,培育助力乡村振兴的政策理论宣传员、信息采集员、科技辅导员、专业研究员。
组织开展“沈农青年看‘六地’”红色教育活动
强化“学思践悟”,上好“美育实践”课
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着力发挥美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以课程教学为基础、以实践活动为依托、以校园文化为载体、以艺术表演为补充,构建了四位一体“大美育”工作格局。开设《音乐经典中的党史》《美术经典中的党史》《中国古代建筑欣赏》《合唱与指挥》《声乐与歌剧鉴赏》《职场行为与美学》等美育通识课程,全面落实美育实践相关要求。积极打造昂扬向上、文明高雅、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校史馆在服务教育教学、特色宣传、校史传播、文化育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引导青年学生重温学校厚重历史,感受前辈先贤们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及真诚质朴的爱校情怀,不断凝聚砥砺奋进的不竭动力。编印《丰华沈农》宣传册,通过学校概况、历史沿革、先贤名师、学科建设、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8个章节、175张图片再现了学校70多年来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奋楫扬帆的精彩瞬间。在“神农园”“学思园”“方正园”“思政园”“九州运动场”等校园佳景设置景观小品,将校友捐建情况展现在景观小品中,充分彰显“校友荣校”理念。举办“四好沈农”微视频制作大赛,围绕沈农“好人、好事、好景、好物”4个类别,在挖掘、宣传“四好”的过程中,引导青年学生参与讲述沈农文化传承、育人理念、科研思想、家国情怀,形成了“处处是风景、人人有情怀”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引导青年学生在重温学校厚重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凝聚砥砺奋进的不竭动力
突出“提示预警”,上好“安全教育”课
学校深刻认识做好安全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坚持全方位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扎实推进平安校园建设。针对犯罪分子对大学生群体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主要手段,如刷单返利、冒充客服、虚假购物、冒充熟人、冒充“公检法”、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等,定期进行安全提示和安全预警。先后发布“开学在即,安全提示请查收!”“开学啦!攥住你的‘钱袋子’”“校园消防安全,电动车火灾那些事!”3期专题推送,不断强化交通、反诈、消防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切实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促进安全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学期初,重点对学生宿舍1舍、2舍、职工5舍、施工工地、商贸区等重点场所进行安全检查,严禁电动自行车进楼停放或将电池带入室内充电等违规现象,坚决杜绝安全隐患,预防各类安全事件发生。邀请沈阳市文保分局、沈河区消防救援大队专家到校讲授安全工作业务,切实提升学校安保人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大学生在校安全教育》课程的提示预警作用,要求学生在规定时段内完成该课程全部章节的视频学习和答题测验,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引导学生掌握国家安全相关知识,争做国家安全的宣传者、践行者和守护者。
组织学生参与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相关活动
做到“润物无声”,上好“健康教育”课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充分发挥学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体育与健康课教师等教职员工作用,通过开展健康技能展示等,全面提升学生健康素养。组织开展心肺复苏技能培训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心肺复苏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并深入了解如何救助生命并进行自我保护。认真落实日常参与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将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作为教育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依托大学生心理发展中心,开展了覆盖全体在校生的心理问题排查工作,辅导员、研究生导师、教师班主任、学生干部、寝室长等通过谈心谈话、日常观察等方式对学生心理状况、情绪表现、现实压力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并同步更新疑似心理问题学生动态信息库。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开展心理减压沙龙、心理主题电影观影、面对面沟通人际主题活动等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及时为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唤醒学生心理健康自助意识。以《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爱情心理学》《心理体验与训练》《绘画分析与心理疗愈》等公共选修课为载体,突出课程育人导向,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健全心理危机预防和快速反应机制,依托学校、二级学院、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预案,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评,并结合掌握的学生心理问题对重点关注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反馈家长,有效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做好对心理危机学生的跟踪服务,尤其是做好“开学季”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定期开展案例督导和个案研讨,不断提高心理危机预防干预专业水平。
多措并举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