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雕塑下的思政课——讲科学家故事,让思政教育浸润人心

发布时间: 2024-05-21 13:46:59

作者: 赵娜 张潘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当年写下此句,慨叹蜀道之难,而在千余年后,1958年元旦,全长669公里的宝成铁路在成都火车站举行通车仪式,“蜀道难”从此成为历史。宝成线,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在它起始的宝凤线铁路上,静静沉睡着一位老人——曹建猷院士,他那波澜壮阔的一生正如这趟历久而恒坚的列车,伴着一声悠扬的汽笛,向我们缓缓驶来……曹老的故事里有为国为民的奋不顾身,有先天下之忧的责任与担当,有不惧艰苦的坚韧,不迷信所谓权威的坚守……这些品质在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七十余载的办学实践中不断传承发扬,一代代“电气人”以身作则、艰苦奋斗,形成了师长“善教”、学生“乐学”的良好风尚,为做好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打下了坚实基础。5月16日下午,首期“雕塑下的大思政课”在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电气馆楼前“曹建猷院士雕塑”下开展。电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王斌引用曹老原话“一切为了祖国,为了祖国建设”“其实平日想得最多的还是诸葛亮那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动情地讲述了曹老的三个故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远在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求学的曹建猷无比激动,他感觉“忽然看到祖国的光明,那种从死灰中复苏的心理是无法形容的”;1956年,针对当时有人主张某些区段暂时先采用直流电压制的做法,曹建猷坚定地指出:“直流电压制和交流电压制并用,在技术上是非常复杂的……我们应避免走这条弯路,防止造成以后更大的困难”,从而确定了我国铁路电气化采用25kV单相工频交流制式;70岁的曹建猷向西南交大党委郑重地递交了入党志愿书,写道:“还是把心交给党吧!”。


2.jpeg


在场师生无不为曹老的精神所折服,青年教师代表韩莹分享了参与“曹建猷院士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的经历,展示了曹老手写教材《电力铁道一次供电系统》《Theory of Computation》复印版,将自己在曹老身上感受到的精神鼓舞转化成教书育人的动力源泉,做到“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博士生党支部书记代表王顺同志领学曹建猷院士的入党转正申请,全体师生集体诵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节选)》。声声诵读环绕在曹老雕塑前,更深入在场每一位青年师生心间。


3.png


在这堂生动的“雕塑下的大思政课”尾声,在场师生收到一份特殊的“教材”——《曹建猷:我国铁路电气化的途径》人民日报、曹建猷院士手写教材(节选)复印件,希望青年师生牢记曹老嘱托,时刻提醒自己身为电气人的担当和使命。参加的师生围坐在曹老雕塑前久久不愿离去,主动提出擦洗铜像表达对曹老的瞻仰之情。



钱清泉院士心系青年学生成长发展。钱院士寄语并勉励:“雕塑下的大思政课”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希望同学们不断发扬“交大精神”和“电气传承”,坚定理想信念,提升专业能力,将所思所学转化为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



6.png

据电气学院负责同志介绍,“大思政课”之大,大在是一门社会大课、一项系统工程。电气工程学院将进一步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党支部特色活动、实习实践,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常态化开展“雕塑下的大思政课”。善用“大”资源、汇聚“大”合力,从校园内以曹建猷院士为代表的科学家精神主题大思政课,拓展到以红军长征纪念碑为代表的伟大建党精神主题大思政课,深入到聚焦绿色低碳能源转型以轨道交通和新型电力系统为代表的行业大思政课,再到师生开展社会实践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新时代乡村振兴大思政课,逐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将大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推动学生更好了解国情民情,坚定理想信念,以“大思政课”拓展三全育人新格局,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近年来,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党委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思政课建设上,构建“专业+思政”的大思政格局,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讲好“交通强国故事”和“科学家故事”,进一步丰富先锋电气、“赤电”文化的内涵,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形成思政教育新方法。电气工程学院创新开创“雕塑下的大思政课”,让雕塑“开口说话”,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作用,用好雕塑内涵资源,讲好科学家故事,学习科学家精神,感悟科技创新魅力,实现思政教育浸润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