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04-19 09:16:10
作者: 孙雪峰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中指出,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引导当代农科学子“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是涉农高校必须回答的时代命题。立足使命、结合优势、瞄准目标,涉农高校应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强农兴农”责任担当紧密结合,推动高等农业教育走进山水林田湖草,为农业农村源源不断输送堪当大任的优秀人才。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塑造农科学子服务“三农”的胜任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对高等农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呼唤。涉农高校应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需求,面向粮食安全、生态文明、智慧农业、营养与健康、乡村发展等领域布局新专业,积极发展前沿交叉学科,深度推动农工、农理、农文融合,加快培养农业农村发展急需紧缺人才。着力建设创新创业学院、乡村振兴学院、前沿交叉研究院等新型育人平台,推进有效的科教协同与产教融合,把攻关农业“卡脖子”关键技术和引领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最新要求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耦合。坚持用“顶天立地”的理念育人,深入开展农科人才“大国三农”通识教育,全面提振学生学农的能力自信与发展自信,练就农科人才的“看家本领”。
讲好田野思政大课,厚植农科学子知农爱农的使命感。高校涉农学科专业有着浓厚的“农业基因”和丰厚的中华农业文明内涵,这是涉农高校思政教育的生动“教案”。要把思政课堂搬进“三农”前沿,广泛组织青年学子到红色教育基地和农业农村一线开展教育,深入领会党带领人民在“三农”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脱贫攻坚与全面小康的伟大实践,树立“强农有我”责任担当。要为课程思政赋予农业特色,把粮食安全、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等国家战略融入专业教育,将稻、麦、豆等农业农耕元素嵌入课程教学,推动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和农业文明的深度融合,拉近当代青年学子与“三农”的距离。要挖掘涉农高校文化中的奋进基因,凝练校史人物守护农业命脉的业绩事迹,讲述“大学”服务“大地”的故事,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引导学生立志兴农报国。
推进耕读教育实践,提升农科学子学农为农的贡献度。扎根大地办教育,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是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最鲜亮的底色。要更加重视涉农专业实践教学,建设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基地,布局长效化的耕读教育基地,设立“耕读课”“劳动周”等教育环节,让新时代的农科学生“上山下地”动手劳动,切实完善耕读教育体系。构建“创新实验-成果对接-双创竞赛-实践孵化”四位一体的双创模式,组织学生走进农业农村一线参与农业科普、农技推广等工作,在围绕农业农村领域的“三下乡”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活动中培育“新农菁英”,推动高等农业教育走出“书本”走下“黑板”走进山水林田湖草解难题、出成果、做贡献。近年来,一批批南农青年学子不断投身到农业农村的广阔天地施展才华、建功立业,近十年累计有近万名学生奔赴西部地区、苏北地区服务基层,涌现出了一批“全国十佳农民”“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等先进典型,成为支撑中国“三农”事业发展的一支可靠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