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05-15 17:03:30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福州大学化学学科连续两轮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该学科所在的化学学院是学校研究生教育的主阵地,目前在读硕博士研究生总数近2000人,是学院本科生总数的3倍。针对特殊的学生结构以及新时代遇到的新问题,化学学院以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为指导思想,以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己任,结合学科特点和工作实际,积极思考与实践,探索出“一二三”工作法,扎实推进研究生思政工作。
围绕一条主线 导辅协作同轴共转
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研究生思政工作离不开导师,必须围绕“导辅协同育人”这条工作主线。化学学院着重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主动联系导师。学工组主动到各研究所与导师交流,谦虚求教,拉近距离。导师来学院行政办公区域办事时,主动提供帮助,邀请导师喝杯茶。在学院工会活动、教工大会时,学工组多承担会务工作,与导师多互动,让导师加深印象。另外,在教学等方面,学工组主动协助导师共同申报教改课题,协助开展拔尖计划2.0和全省化学学科联盟的有关工作。这样一来,导师们对学工组没有陌生感、排斥感,甚至刮目相看,为开展导辅协同育人打下坚实基础,逐步建立了互信、互联、互助的良好平台。
二是共同处理问题。在与导师取得互信之后,遇到问题就会共同面对而非相互推诿。比如,一名正为毕业论文送审做最后冲刺的博士生夜间在校内与其他学院学生发生电动车碰撞,受伤严重,导师和辅导员均第一时间赶赴医院,抢着办手续、垫付医疗费,共同参与事件的后续处理,积极解决学生诉求。在导辅共同努力下,学生最终顺利毕业,选调成功,一直对母校心怀感恩。又比如,去年底福州疫情高峰来临前,为了预留校内阳性学生集中隔离场所,学校组织某楼幢搬迁。我院住该楼幢的130位学生中大部分是研究生毕业班同学,科研压力大,时间宝贵,光靠辅导员做工作行不通。学工组积极与这些学生的相应导师沟通,说明情况,分解任务,导师组织课题组内成员相互协商,最终顺利完成搬迁任务。
三是深入课题组会。化学学科的特点,研究生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很晚才回到宿舍休息,所以辅导员进教室、进宿舍开展思政工作效果不好。基于此,我们探索辅导员进课题组会模式,在导师开组会前,辅导员到场并与导师共同组织时事政治学习,传达并解读学校近期有关政策,面向学生征求对学校、学院各项工作的意见建议,打通常规诉求渠道,共同了解同学们的身心状态,探讨如何疏导压力,更好地成长成才,取得良好效果。
辅导员进课题组会
注重两个引领 思想学业同步共进
一是注重思想引领。建好思想理论学习和实践基地,发挥学院团委、研究生会等研究生党团组织的引领作用,号召广大研究生自觉、主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站好网络思政高地,建立健全网络思政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好官网、官微的思政教育功能,讲好化院故事、发出一流强音。学院官微2022年共推送文章218篇,获校外主流媒体报道18篇,学校媒体报道45篇,获评福州大学“十佳微信平台”。高度重视先进典型人物的选树,通过榜样示范作用带动、激励身边的同学,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鲜活有效,培树了“全面发展榜样”“学习科研榜样”“创新创业榜样”,并通过“激励—挖掘—塑造—宣传—再激励”,打造了独树一帜的榜样树立和示范教育螺旋上升模式,获学习强国报道。
二是注重学术引领。举办好“博思论坛”“师兄师姐有化说”“国奖达人面对面”等研究生学术文化活动,营造浓厚学术研究氛围,强化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教育。建立健全研究生奖学金评选机制,树立正确的学术价值导向,甘坐冷板凳,不急功近利,不唯论文数量,注重论文质量,激励研究生做高水平、有意义的研究。一位博士生主要参与的研究成果获“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为福建省属高校零的突破。两位博士生分别在世界顶级期刊《Nature》《Science》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为我校实现了作为第一通讯单位在《Nature》《Science》上发表论文零的突破。《致力培养未来的化学家——记福州大学探索地方高校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获中国教育报宣传报道。
建好三大平台 五育并举同向发力
一是建好组织育人平台。强化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创新研究生党组织设置方式,在科研团队、学术梯队等建立党组织,选优配强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提高党建工作水平。以研究生功能型党支部——创新创业党支部为龙头,以“党建引领、双创育人”为目标,育人与比赛同向同行,带动全院创新创业氛围,近年来培育、指导化院学子获得“互联网+”“创青春”“挑战杯”国赛6金7银11铜,省赛35金10银5铜。以突破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和“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为目标,定期推送前两届获评支部和党员的事迹材料,对标对表,以评促建。
二是建好文化育人平台。学院始终坚持将卢嘉锡先生“C3H3”教育理念贯穿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建设卢嘉锡教育馆,现已获批国家级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组建嘉锡精神宣讲团、解说员等团队,邀请退休教师为研究生开设福大“三种精神”及“化院故事”系列讲坛,弘扬卢嘉锡、黄金陵、魏可镁等老一辈优秀学者的科学家精神,用独特的学院文化感染学生。定期开展“最美实验室”评选,共创实验室“家”文化。以“科研需要好身体”为理念,全力打造体育文化,在2022 年校研究生篮球嘉年华比赛中,获得女子定点投篮冠军、男子组殿军、体育道德风尚奖等荣誉。
老教授讲授福州大学“三种精神”
三是建好实践育人平台。将社会实践纳入研究生劳动教育范畴,充分挖掘一流学科平台优势与乡村振兴的最佳结合点,组织专家学者、硕博士生党员成立社会实践队和临时党支部,把科研主战场移至泰宁县大田乡的田间地头,结合专业开出“农产品体检报告单”,协助当地精准定位自身“痛点”“难点”问题,助力农产品生产和加工过程的优化升级。《党建引领 科技兴农 福州大学化学学院师生党员将论文写在田间地头》获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东南网等省级以上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