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河北农业大学多措并举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

发布时间: 2023-05-24 10:50:15

作者: 左永强 刘潇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高度重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把“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大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资源整合、优化管理、提升服务为导向,以精准对接学生的需求为宗旨,积极探索富有学校特色、体现思政要求、贴近学生实际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现将我校学生社区建设成效、经验做法和下一步工作举措汇报如下:


一、“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成效

1.线上一站式服务平台富有特色。我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始建于2018年6月,学校陆续投入25万元资金建设“梧桐树”易班线上服务平台和线下活动空间,坚持“两线一区”的建设思路,探索以“易班”为载体的有温度的网络思政路线图。目前易班平台校方认证 76566人,实现在校生全部覆盖。自主研发迎新系统、易办大厅线上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等管理服务应用32个,实现管理工作智能化,事务办理简洁化。截至目前,全国易班网累计报道我校主题活动275次,上线轻应用1770个,制作优课794门,活跃度稳居全国前列,先后两次获全国优秀易班共建高校。

2.线下一站式社区中心场地建设初具规模。2021年开始,学校累计投入50万元资金,建设线下“一站式”社区服务中心,服务面积达到6000多平米,涵盖心理咨询、学生资助、就业指导、征兵入伍、网络思政、创新创业、志愿服务、消防安全等40个功能室,已经具备师生交流、思想教育、文体活动、咨询指导等功能。此外,学生公寓内建有“辅导员工作室”、“心能源工作室”、“植心园工作室”、“解忧爱心工作室”、“人文说法”、“红色驿站”等学院特色功能室,学院可以在学生公寓开展思政工作。


二、成功做法与典型经验

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过程当中,我校始终以党建引领为本质特征,秉承“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核心理念,积极融入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坚守“三农”底色,积极培育学生“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情怀,着力打造集思想教育、师生交流、文化活动、生活服务于一体的生活园区和温馨时尚、功能齐备的教育活动和服务场所。

1.百廿农大文化积淀为社区建设提供丰厚沃土。河北农业大学有着120年的办学历史,一代代农大人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勇担强农兴农使命,恪守“崇德、务实、求是”校训,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开创和培育了“太行山道路”“太行山精神”和“李保国精神”。学校深入挖掘百廿校史的宝贵资源,将富有学校特色的办学理念、价值追求、校园文化融入“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太行山文化园、百廿广场、李保国纪念林、永远的约定石碑等系列富有学校特色的文化地标融入社区建设,李保国志愿服务队、接力果树 9301 班志愿服务团、易班梧桐树、农大第一班等学生社团成为社区学生组织的典范。

2.坚持线上线下一站式教育管理服务有机融合。线下面对面、线上键对键,为学生提供不同的选择与服务。2022年起,校园闭环管理期间上线“易建议”服务平台,为学生解答、解决各类服务诉求6500余项,既提高了问题的收集解决效率,也有效化解了因封闭管理可能产生的舆情隐患。线下服务空间满足了学生学习、师生交流、生活服务、活动开展等需要,已成为学生寻求帮助、共同学习、提升素质的活动场所。

3.坚持学校主导、学院参与,齐抓共管建设模式。学校积极支持学院根据学科专业特点主动参与社区建设,着力培树社区活动“一院一品”,现已形成人文学院“人文说法”法制服务进社区、外语学院“红色驿站”党建文化进社区、植保学院“植学苑”学业指导进社区、生命学院教授下午茶专家教授进社区、园林学院“植心园”心理健康教育进社区等富有特色的学院品牌活动。

4.抓好队伍建设是推进一站式社区建设的关键。学校领导干部联系学生班、党员教师联系学生宿舍、辅导员进驻公寓、31支党员志愿服务队进社区、具备400余人规模的“大学生公寓自律委”是开展学校一站式社区建设的有力力量与人员保障。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1.强化党建引领,健全制度措施。细化完善《“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方案》,成立学生社区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分管学生、教学、后勤、财务工作的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探索构建分工明确、运转协调、高效精干的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机制,推动形成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学生处牵头、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校院两级协同配合、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工作局面。

2.队伍下沉社区,凝聚育人合力。学校从管理制度和硬件建设层面为入驻队伍提供条件,制定《领导干部深入社区联系学生工作实施方案》《学生社区驻楼导师工作站建设方案》《辅导员进驻学生社区工作方案》,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建设线上服务大厅和线下综合事务办理大厅,统筹整合与学生相关办事服务资源入驻,为入驻队伍提供工作生活场所,推动领导干部、专家学者、辅导员等走到学生当中,建设“三全育人”实践园地,形成“人在一线、心在一线、思在一线、干在一线”的工作格局,全面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3.打造育人平台,服务学生成长。学校整合、优化、拓展社区内现有的学生活动场所,全力在社区中为学生提供党团组织建设、就业创业指导、学业成长支持、心理健康自助、日常事务办理等支持保障服务,多样化满足学生社区生活体验和成长需求。学院升级改造现有场地资源,丰富和拓展社区育人空间内涵和功能,努力形成院院有空间、楼楼有特色的社区育人空间体系,与校级主题空间形成社区育人的有机互动、无缝衔接。

4.强化条件保障,推动政策落地。建立健全完善的学生社区组织架构、健全的工作队伍、相对成熟的工作体制机制、配套的政策和制度,建立以育人成效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将支持学生社区建设纳入二级学院和职能部门考核范围,并从工作量认定、津贴发放、职务(职级)晋升等方面为参与“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人员提供政策保障。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的经费保障机制,提供专项社区运行经费,保障社区建设工作有力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