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07-10 14:27:42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小责任区’彰显‘大担当’”“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进农业强国建设” “青年学生‘自找苦吃’,发挥专业优势,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践行强国先强农、农大作先锋’”,本学期这些形势与政策课的主题吸引着上课的同学们。近期,全体11位校领导深入形势与政策课堂,通过课堂授课、报告讲座、对谈研讨、读书研讨等多种形式,与同学们面对面,解疑释惑、讲授理论、指导成长、关心生活。
深入一线,走进学生讲思政
“十分有幸”“备受鼓舞”“有趣且难忘的思政课”,这几个关键词高频出现在“形势与政策”课堂上。本学期校领导钟登华、孙其信、张东军、钱学军、辛贤、李培景、单际国、林万龙、杜太生、田见晖、王勇,先后深入园艺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植物保护学院、人文与发展学院、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国际学院、农学院以及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学生中间,为同学们讲授形势与政策课。课堂上,校领导们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科技小院学生回信精神”为主线,结合自身学术专长,结合分管工作及学生实际,围绕“以高质量人才培养助力农业强国建设”“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内涵”“全面从严治党与大学生廉洁修身”“以青年先锋力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农业强国建设”“国家安全”“高质量人才培养”等九个主题开展,教育引导同学们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丰富载体,形式多样进头脑
2019年起,学校将“形势与政策”课作为全校公共必修课列入本科生培养方案,覆盖全体本科生授课,成为学校“第一大课”, 课程在本科生在校期间不断线。今年,学校升级课程授课模式,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深度融合,推进“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课程新模式,在全覆盖本科生完成第一课堂授课的基础上,增设“新农兴农说”形势与政策教育思政实践课。思政实践课采取“1+1+N的形式,”由1名辅导员担任“领航员”负责组织实施,邀请1位校内外的专家学者通过报告讲座等模式为自愿参与报名的N名学生开展授课,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充分结合,定期研讨、总结、展示阶段性实践成果。校领导们通过第一课堂讲授理论知识,依托“新农兴农说”思政实践课,通过报告讲座、对谈研讨、读书研讨等多种形式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根据形势发展要求和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内容,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四大方面,一个目标促改革
“形势与政策”课程作为学校“大国三农”一流本科课程(金课)建设项目,以打造具有“新农科”特色的高品质“思政金课”为目标,本学期持续开展课程改革。课程聚焦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在组织模式、师资团队、课堂教学、教学内容上做改革。以实现课程教学的专业、完整为目标,通过重新组建教学合作组,调整教学模式,从专题授课转化为团队授课,提升教学内容的贯通性、针对性和农科特色;以打造高质量、高水准的师资队伍为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动态调整准入、退出和培养机制;以打造系列课程群为目标,新增“形势与政策教育”思政实践课程,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融合;通过构建一体化丰富的教学资源库,丰富教辅资料,构建具有农大特色、线上线下包含7类资源的一体化教学资源库,加强的教学研究和备课指导资料,不断推动课程高质量发展,做到课程授课内容讲准、理论讲深、道理讲透、课堂讲活,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经济管理学院杨新泽表示,通过这节形势与政策课,让他对农业强国建设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作为农大学子,他们一定努力学习,做好准备,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属于农大人的青春力量。
水利与工程学院的史凌杰在课堂上激动的分享:“作为生逢其时的青年学子,我们要具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时代担当。青年始终是社会最有生气的力量,青春是一种改变固化思维与催生创造冲动的力量,是一种将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力量。我们应当牢记自己这代青年的使命与责任,时刻牢记知农爱农、强农兴农,坚定理想、执着信念,不怕困难、勇于开拓,顽强拼搏、永不气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