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07-25 09:59:42
作者: 姚元湾 廖海生 章敏
来源: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2023年7月,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红立方先锋队第五次赴吴川市黄坡镇开展“骨干驻村、扎根乡土”“寻访劳模事迹,弘扬劳模精神”“文理师生联动,助村史上云端”“送教下乡,培育乡村新媒人”等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助力黄坡镇文化振兴,实践团扎根乡村,创新“党建+新媒体”矩阵,让乡村振兴历史、百年乡村底蕴透过指尖传入千家万户,助推“数字乡村建设”让优质资源“引进来”,乡村文化和农产品“走出去”。
实践团在林屋村党群服务中心
“你们这是在干什么呀?”“用无人机航拍呀。”
“这个机器有什么用?”“来上我们的新媒体支教课吧,里面有你想要的答案”……
一群穿着红马甲,扛着三脚架、数码相机,遥控着无人机的三下乡团队行走在田间地头,吸引了路过的乡村村民、孩子前来交流。
三模式凝聚三资源
黄坡镇为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百千万工程”结队帮扶镇,“‘媒’力乡村——新媒人用数字讲好魅力黄坡故事”为广东省“三下乡”需求结队成功上墙项目。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深入实施,切实解决村、镇发展需求,文化与传媒学院党总支对标黄坡镇镇委“建设数字乡村、搭建乡村融媒平台、培育融媒人才、推介乡村形象”的振兴需求,以“党建共建、骨干驻村、团队攻坚”三种模式,凝聚起“学校、地方、企业”三大资源,将新媒体的种子播散在乡村的土壤上,助力黄坡镇传播乡土文化,讲好振兴故事,建设数字乡村。
经过前期的走访调研,学院党总支与黄坡镇镇委洽谈人才培养合作、与林屋村村委签订党建共建协议,校地共育人才、共促发展。结合乡村人才短缺、新媒体人才不足等问题,学院凝聚优秀党员教师、博士团、优秀党团学生骨干组成红立方先锋队作为常态化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的攻坚团队,持续性选派党员学生驻村协助学校驻村工作队开展工作。实践团以学院骨干教师和香山网、中国联通等企业技术骨干担任指导老师,“跨界”组合“文史类、网传类、计算机类”专业的优秀党团骨干,兵分五路——驻村骨干组、村史组、名师组、支教组、数字传媒组,深入“吴川粮仓”黄坡镇、“中国十大魅力乡村”林屋村、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水潭村吴氏大宗等地,用“数字+传媒”传播黄坡镇“振兴符号”,激活黄坡振兴的精神动力。
骨干驻村:沉浸式下乡增才干
四个人、四个月,2人一批、2月一期,驻村学生骨干沉浸式地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中来。实践团遴选出一批优秀学生持续性派驻乡村作为学院“百千万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实施人力资源帮扶乡村的新举措。驻村学生作为深入农村一线的先锋官,全方位地参与到乡镇具体业务工作。他们顶着烈日、带着草帽,跟着驻村工作队开展农作物调研、农产品展销会、积分超市管理、会务接待等业务,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也在实践中切实缓解乡村用人需求、贡献乡村。
实践团驻村学生骨干参加2023年湛江消费帮扶助农增收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农副产品展销会黄坡镇展位
写村史、传村史:讲好乡村振兴故事
实践团五次奔赴黄坡镇,走访调研了黄坡镇村居环境、特色产业、历史古迹、民俗物产等,深入林屋村委的相关单位、大街小巷进行采访,与总经理面对面、听“五老”讲故事、听“劳模”讲乡村发展历史。经过一年的努力,林屋村村史文字稿已交付林屋村委,用于建设村史馆。实践团还走访调研了中山左步村、韶关恩村、珠海莲洲村等村史馆建设及运营情况,撰写并交付《基于岭南地区优秀村史馆案例走访调查的建设建议》《扎根理论研究范式下乡村文化记忆再生路径分析》两份调查报告,为乡村打造高质量的文旅、科普基地建言献策。
名师送教下乡:专业引领促成长
数字时代对基层公务人员和基础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为了提升黄坡镇基层公务员公文写作水平和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教研素养,实践团的指导老师、学院的教学名师分别做了公文写作专题培训、《信息化教学的设计与制作》、论文写作主题研讨、示范课评课四场培训。培训聚焦“以新闻稿为例的公文写作思维、原则与技巧”“网络时代的学与教”“微视频制作”“PPT吸睛小技巧”“智慧课堂设计”“论文的选题技巧、写作思路和发表规范”“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的用法”等与参训者日常工作、专业发展切身相关的内容,助力基础教育提质增效,讲好黄坡振兴故事。
支教入林屋:培养“新媒人”后备力量
为培育乡村融媒人才,把“新媒体”的种子撒在乡村土地上,实践团在林屋小学开展摄影、摄像及无人机基础使用课程的支教活动。为上好支教课,团队成员经历了“招募-选拔-培训-试讲”四重考验,才将丰富有趣的新媒体课程带到林屋小学。课程采用分组教学,明确的规则、可视化的奖励机制让五(一)班的同学们挺直腰板、认真端坐,聚精会神地听从小老师们的授课。在课堂教学中,实践团将校园之美、乡村之美融入课堂教学中,引导同学们用学到的本领传播家乡之美、贡献家乡发展。
实践团在林屋小学开展摄影、摄像及无人机基础使用课程的支教活动
“数字+传媒”:助力振兴故事上云端
为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实践团发挥计算机、新媒体专业特色,以“数字平台建设+新媒体引流”推动数字乡村建设见实效。团队计算机专业师生为林屋村设计“魅力林屋”小程序,将林屋村村史搬上云端,打造信息化时代下的掌上林屋,透过指尖就能看到“中国十大魅力乡村”的成长史。此外,实践团将林屋村村史、黄坡镇特色产业、文化古迹、村居环境、乡风文明等内容撰写成推文、新闻稿,拍摄视频作品20余件,推动到抖音、微信等主流媒体和校级、市级、省级、国家级媒体平台为乡村引流,单篇作品最高阅读量4万+,作品阅读量累计近10万。
图书捐赠:筑书香林屋 享书香童年
基于林屋村文化室、林屋小学图书馆藏书老旧、单一,不能满足村民、学生阅读需要的现状,实践团通过“募捐+采购”的方式为林屋村捐赠了1500余册、价值约2万元的儿童读本,内容涵盖摄影摄像技巧、国家地理介绍、文化旅游、红色故事、儿童中英文绘本等方面的书籍,捐赠的图书成为林屋小学学生的新宠儿。实践团师生带领孩子们读绘本,让乡村孩子享受阅读的快乐,并在阅读中增见闻、善思辨、树理想,助力林屋村小学形成“乐读书享读书”的学习氛围,推动基础教育提质增效。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党总支注重“三下乡”活动宣传、扩大辐射,进一步发挥党建协调各方凝聚人心的强大力量,教育引导广大青年不仅要有爱农情怀,更要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沉下心、俯下身、扎下根,练就兴农本领。实践团将常态化对接黄坡镇的振兴需求,进一步梳理下乡调研的资料,基于数字乡村建设的帮扶实践持续性开展新媒体赋能乡村振兴的建设与研究,“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科技成果结在农家田园间”。